ACT最近艳压SAT,成为北美考试圈中众高中生和家长们关注的重点。虽然ACT以科学推理和数学这两大科目,获得了咱们天朝秉承“物理化闯天下”思想成长起来的学生们的一致青睐,但是阅读却又以高题量、短时间,让咱们想抱ACT大腿的心路充满荆棘。
根据ACT官方指南《the Real ACT Prep Guide》的说明,由于阅读部分只有35分钟去完成4篇文章共40道题,故建议大家将整个阅读考试看成是由4个8分半钟的小考试所组成。而在这8分半钟内,给每道题分配35秒钟左右的做题时间,那么阅读一篇完整文章的时间就应该保证在2-3分钟以内。可是面对皇皇800字左右的文章,3分钟阅读全文的“硬指标”则让很对考生和家长都觉得这是mission impossible。那么设置这样一个连美国高中生同胞都觉得难以接受、人神共愤的阅读时间,ACT难道真得没有考虑到我们的感受吗?实际上,如果明确了ACT阅读考试的考试目标和本质,时间可能真得如ACT在官方指南中反复重申的一样——阅读时间远比你想象的够用。
主旨和态度观点才是王道!
解决问题的前提一定要准确地定义问题;而要解决ACT阅读时间的困境,则也要从ACT阅读要我们读什么来入手。ACT考试作为美国“高考”,是专门用来考察美国高中生学习成果和水平的一门测试。因此,ACT的阅读考试设计思路是严格遵照美国高中课程标准内容而来。ACT的阅读考试标准主要包括Main Ideas and Author’s Approach/ Supporting Details/ Sequential, Comparative, and Cause-effect Relationships/ Meanings of Words/ Generalization and Conclusion 五个项目。
Main Ideas and Author’s Approach作为项,首先考察学生对于篇章主旨和段落主旨的理解、推断、概括和总结。在官方指南的例题介绍中,Main Ideas类题的常见提问方式有:“The main point of the passage is that”, “One of the main points of the third paragraph (line41-61) is that”, “The main conflict in this passage could best be described as ”等。其次,在这一考点中,还有一个不为大家所熟悉的名词Author’s Approach。Author’s Approach主要是指作者写作和展开全文所采用的方式和方法,在官方指南的解析中主要例举了两种方式——Point of View和Kinds of Evidence Used。而针对这两种方式的常见提问方式则是 “According to the last paragraph,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would the author most likely make with regards to X’s vision and ideals”,和“In terms of developing the narrative, the last two paragraphs primarily serve to”。对于Kinds of Evidence Used,已经经历过托福洗礼的高中生来说,一定能在同样考察段落或句子在文章中作用的修辞目的题中找到其身影。而面对相对陌生的Point of View,通过提问方式我们可以看到,这一个考点主要测量的是考生对文学作品中人物态度的理解,及学术文章中作者和被引述专家观点的概括和判断。故此,通过考点解析和例题证明,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Main Ideas和Author’s Approach这两个考察项目必须被放置在全文语境下去理解。
再看剩下的四个考察项目,Supporting Details不仅会考察学生对非常细节的信息进行定位和推断,其考点解析中还明确说明会考察细节信息对论点和论证的支撑关系,如 ”What does the passage offer as evidence that dinosaurs may have exhibited complex behaviors?”因此,除了准确地定位和理解信息之外,细节信息所在段落的Main Idea也是考生在做题前必须把握的信息。Sequential, Comparative, and Cause-Effect Relationships考察的是考生对于文章时间发展顺序、对比关系,因果关系的理解,其中不仅会涉及到细节信息的关系理解,也会涉及到与全文主旨相关的人物、事件和论点之间的关系理解,例如,”In both the twelfth paragraph and the thirteenth paragraph the author is portraying characters who。”所以,面对此类题目人物态度及观点必然成为解题时的重点。而ACT阅读中的词汇题Meanings of Words——不同于托福阅读以词汇认知作为主要考试目的——主要考察学生对文章中,词汇的语境含义(connotative),象征含义(figurative)和学术含义(academic)的判断。所以,仅靠理解”I begin to think of the present more than of the future”的字面含义而不结合所在段的主旨和观点态度,你是难以理解这里的present指代的是作者developing friendship,而future指的是career plans。最后一个项目Generalization则直接考察文章中人物态度、观点的概括和总结。
综上所述,Main Ideas和Author’s Approach作为个考察项目,对于后面的其他考察项目的解决都具有决定作用。而其必须结合全文语境理解的特性,也就决定了我们2-3分钟的文章阅读时,必须以判断主旨和理解态度观点为主。
敢于取舍才是真谛!
既然主旨和态度观点理解是遍阅读文章时的重心,那么如何在2-3分钟内快速准确地抓取主旨、理解态度观点就是解决时间困境的主要目标。
虽然ACT阅读文章有小说、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四种题材,但是篇章主旨的构成在在各类文体中都存在共性。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作为学术性文章,其篇章主旨的构成实际上就是由各个段落的主旨构成。所以在阅读学术文章的段落时,并不需要对每一个句子进行分析和理解,而要以提取主要对象(TOPIC)和围绕对象的相关信息为阅读目标。那么在遇到平行的解释说明、举例子及发展过程的描写等内容时,只要已经把上述描写所服务的描写对象(TOPIC)和相关内容提取出来即可,而不需要在遍阅读时把全部细节信息都理解。做题目问到细节信息时则在利用段落主要对象(TOPIC)进行定位,再仔细阅读即可。
小说和人文等文学文体,虽然其行文结构相对不具有规律性,难以通过概括段落主旨去理解文章。但是在文学性文章中,无论其行文结构如何变化,每一篇小说的主旨都要围绕人物和事件展开。那么在阅读小说或以人物为主的人文文章时,抓住所有出现的人物、及人物所表达出来的观点和态度就是遍阅读的中心。所以,在阅读到大量的描写人物心理的信息时,只要通过明显的态度词先抽象抓取一下人物的态度偏正、负或中性,以及人物态度所针对的对象是谁即可。而在阅读大量非人物相关的场景、物品等对象的描述时,则只要先把握住描述对象是谁即可,后边做到有针对性的题目时,再利用描述对象进行定位。
敢于取对象、抓态度、舍论据、抛描述才是ACT阅读3分钟可以实现的真谛。
文学文章阅读才是速度的瓶颈!
值得注意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相比小说和人文,学生在阅读学术性文章时对于主旨态度的取舍掌握起来相对比较快速,也比较能够趋近于ACT阅读速度的要求。但是小说和人文文章的遍文章阅读速度在提升阶段则容易遇到较大的瓶颈。那么要提升这部分的阅读速度,除了技巧的总结,通过泛读提升速度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那么看什么就成为了主要的问题。
虽然ACT阅读考试再三强调考生解题所需要的信息全部在文章之中,无序依赖课外知识。但是,考虑到ACT考试本身就是为美国高中生所设计的,而美国高中生在高中阶段的课程本来就是以培养他们的宽广知识面为宗旨,所以平时进行大量的材料阅读就是美国高中生的必由之路。而从ACT所选取的小说来看,有不少都是直接从美国高中生的推荐阅读材料中选取出来的,如07年6月65C当中的小说就是推荐读物the Alchemist当中节选出来。那么如果了解小说背景必然会对阅读速度有较大的帮助。因此,许多同学会直接选择进行去进行这些文学名著的阅读。
实际上,阅读文学名著固然对于阅读速度和人物态度的理解有很大帮助,但是从短期备考的角度上来说,在短短两三个月阅读整本如转头一般厚的小说实在是难以接受。回到ACT阅读考点的分析,主旨和态度观点的把握无论是遍阅读,还是解决后面的题目都具有重要的作用。那么要想把握文章的主旨和态度观点实际上并不一定非要阅读全文,再自己去概括总结,反而去阅读一些解读性文章,可能更加有利于国内考生去把握一些外国的文学著作,如Spark Notes就是一个不少国外学生也会使用的文学作品解读网站。那么,学生在备考ACT时,可以每天利用一定的零碎时间去从美国高中生的推荐读物中挑选出一些感兴趣的作品,在Spark Notes上查阅其故事梗概,人物分析,主旨和态度分析等;此外,还可以把这些解读文章中,描写人物态度观点的态度词进行归纳和整理,为之后的文章阅读做积累。
ACT阅读看似时间紧张,但把握住考试要求的阅读核心,就一定会mission accomplished.
【本文标签】:
【责任编辑】:haerbin新航道小编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